云笈七签

云笈七签卷之三十二

#1於:道藏本作『为』。

#2萦:原误作『荣』,据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改。此句道藏本作『得丧恒切於怀』。

#3止:原误作『正』,据道藏本改。

#4或采摭彭祖、李聃长龄之术:道藏本作『或得采彭铿、老君长龄之术』。

#5已:道藏本作『以』。

#6乃无损於后患:道藏本作『及招损於后患』。

#7题:此下道藏本有『分为上下两卷,卷有三篇』二句。

#8命:原作『年』,据本卷篇目及道藏本改。

#9庶:道藏本作『拟』。

#10凭:此下道藏本有『缘』字。此句下另起行道藏本有篇题作『教诚篇』。

#11谓炼五石也:四库本作『谓饵五英也』。

#12与天地相弊:道戴本作『与天相异』。

#13老君:道藏本作『混元』。

#14不:此上道藏本有『则』字。

#15五:原本及丛刊本并误作『 三J ,据四库本、辑要本及道藏本改。

#16矣:道藏本无。

#17清:此下道藏本有『微』字。

#18浊:此下道藏本有『滞』字。

#19故口与地通:道藏本无,按文例疑为衍文。

#20元:道藏本作『原』。

#21老君德经:道藏本作『混元道德经』。

#22谓九窍四关也:道藏本作『谓之九窍而四关也』。

#23生:此下道藏本有『也』字。

#24动:此下道藏本有『皆』字。

#25涯:道藏本作『极』。

#26常在於智用:道藏本作『恒在於智困』。

#27根:道藏本作『限』。

#28穷:道藏本作『趣』。

#29为:此下道藏本有『智』字,义更完整。

#30志:道藏本同,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作『气』,义更胜。

#31老君:道藏本作『混元』。

#32示:原作『禾』,据道藏本改,下同。

#33精:道藏本作『生』。

#34《老君指归》:道藏本作『《老子指归》』。

#35指:道藏本作『计』。

#36耶:原本及丛刊本、辑要本均无,据四库本及道藏本补。

#37时:原作『地』,据道藏本改。

#38系之在肺:辑要本同,丛刊本无『在』字,四库本作『系之心肺』道藏本作『系在心肺』。

#39谈:原作『论』,据道藏本改。

#40乃:道藏本无。

#41志:原误作『忘』,据道藏本及辑要本改。

#42几乎:接近於。

#43劳:道藏本作『吝』。

#44多少:道藏本二字互倒。

#45辣:道藏本作『刺』。

#46不止:道藏本作『干正』。连属下句。

#47静虑:道藏本作『静身损虑』。

#48之事:道藏本无。

#49漱:道藏本作『凑』。

#50拘:道藏本作『浮』。

#51口:原作『曰』,据道藏本改。

#52持:道藏本作『将』。

#53堪:道藏本作『湛』。

#54形:道藏本无。

#55老子:道藏本作『老君』。

#56君臣之义:道藏本作『仕禄之业』。

#57正:道藏本作『贼』。

#58乏:道藏本作『贬』。

#59内里:道藏本作『肉理』。

#60众:道藏本作『蛊』。

#61胎息:原误作『息但』,据道藏本改。

#62五性:原误作『之者』,据道藏本改。

#63彭:此上道藏本有『其』字。

#64其: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作『不』。

#65久听:此上道藏本有『久视』二字。

#66大:此下道藏本有『沉』字。

#67皱:道藏本作『奸』。

#68其养性法则可施用:道藏本窜入正文。

#69百岁:道藏本作『百年』。

#70重衣厚搏:此上道藏本有『彭祖曰』三字。

#71荒:道藏本作『发』。

#72经:道藏本作『径』。

#73内:道藏本作『肉』。

#74灾:道藏本作『害』。

#75毒焉:道藏本作『生病』。

#76息:道藏本作『自』。

#77气:道藏本无,下同。

#78神:此上道藏有『六』字。

#79勿:此上道藏本有『凡汗』二字。

#80疾:道藏本作『痉』。

#81脉:道藏本作『膝』,《诸病源候论》卷一『风痹候』曰:『忍尿不便,膝冷成痹』。

#82令人六神不安:此上道藏本有『令人头重、目赤、鼻干。凡卧讫,头边勿安灯』 十六字。

#83会:道藏本作『蚀』,疑为『食』之误。《诸病源候论》卷五十『月食疮候』曰:『世云小儿见月初生,以手指指之,则令耳下生疮,故呼为月食疮也。』

#84傅:通『敷』。

#85善:道藏本作『能』。

#86凡人卧不用隐膊下:道藏本作『凡人卧不用於窗构下』,於义更通。

#87语:此上道藏本有『微』字。

#88风:此下道藏本有『瘙痒』二字。

#89有:道藏本作『崇』。

#90护生者也:道藏本作『护卫真生者』。

#91人:原误作『入』,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92常:道藏本作『恒』。

#93凡:道藏本作『勿』。

#94饮:道藏本作『食』,下同。

#95人除殃:道藏本作『活人除殃』,句意更完整。

#96使之延命:道藏本作『养性延年』。

#97不:原作『冰』,据道藏本改。

#98示:原作『未』,据道藏本改。

#99生:此下道藏本有『口吐气为死』五字。

#100但:道藏本作『常』。

#101偃:藏本作『僵』。

#102卷:通『拳』,道藏本作『拳』。

#103华盖明:此下道藏本有注文『华盖,眉也』四字,但无正文『华盖明』三字。

#104温:此上道藏本有『时』字。

#105吹以去热,呼以去风:道藏本作『吹经去风,呼以去热』。

#106多:道藏本作『率』。

#107用精:四库本作『房事』。

#108相:道藏本作『根』。

#109体:四库本作『面』。

#110但:道藏本作『依』。

#111不差:四库本作『怠倦」。

#112啄:此上道藏本有『先』字。

#113满:原误作『漏』,丛刊本、四库本同,据道藏本改。

#114鸦:道藏本作『鸦』。

#115了戾:道藏本作『了捩』。

#116按:道藏本作『搔』 。

#117□: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皆作『把』。

#118满:原误作『漏』,据道藏本改。

#119爱气:嗳气。『爱』同『嗳』。

#120啄:原作『琢』,据道藏本改。

#121『次则』句:疑有讹夺,道藏本作『次则以舌搅漱口中津液』。

#122咽之:此上道藏本有『满口』二字。

#123掩:道藏本作『叉』。

#124手:原无,据道藏本补。

#125平:原误作『生』,据道藏本改。

#126又:此下道藏本有『叉』字。

#127回:道藏本无。

#128肾:此下道藏本有『间』字。

#129膝冷:此下道藏本有『脚冷』二字。

#130掣如不用拄杖:道藏本作『掣如无杖』 。

#131不:此上道藏本有『必』字。

#132性:道藏本作『生』。

#133授:道藏本作『受』。

#134猿:道藏本作『熊』。

#135常:应作『当』,形近之误。《三国志.华佗传》作『当』。

#136掷:道藏本作『踯』,下同。

#137乍却:道藏本作『侧脚』。

#138伸:道藏本无。

#139鼓:道藏本作『用』。

#140距:道藏本作『趾』。

#141消谷食益:道藏本作『消谷气,益气力』。

#142矣:道藏本作『不热』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