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笈七签

云笈七签卷之五十七

#1 消:丛刊本、四库本均作『霄』。液:丛刊本作『掖』。

#2 弥: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历』。易: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弥』。

#3 矣: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已』。

#4 憎:四库本作『增』。

#5 今故: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故今』。

#6 耳:丛刊本、四库本均作『耶』。

#7 腑:原误作『肺』,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8 宜各: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各宜』。

#9 华:铁刊本、四库本均作『鲜』。

#10 以次行:四库本作『以出此』。

#11 长:此下四库本有『永保长寿之法』六字,而无『如此语以下』三句注文。

#12 脉:四库本作『筋』。

#13 肺:丛刊本、四库本均无。高:疑为『商』之误。

#14 足大指端侧:指脚拇指的外侧。

#15 令: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如』。

#16 已: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既』。原本义胜。

#17 疾:疑为『痰』之误。

#18 写:通作『泻』。

#19 於:丛刊本、四库本均作『颈』。

#20 所覆适温,自得:此起至『左右宜暖』四句,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21 想之东方: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想东方』。

#22 间: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中』。

#23 畅: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24 流宣: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宣流』。

#25 仍: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乃』。

#26 乃:原误作『及』,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27 胼:四库本作『骈』。

#28 之: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无。

#29 放: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仿』。

#30 义:四库本作『意』。

#31 嚼:四库本作『尝』。

#32 气:疑为『平』之误。

#33 之: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无。

#34 以:丛刊本无。

#35 得:原夺,据丛刊本、四库本补。

#36 其: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37 织:疑为『捩』之误。

#38 云云: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39 为: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40 而:四库本作『两』,义胜原本。

#41 之:丛刊本、四库本均作『而』。

#42 一: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二』。

#43 滋:原误作『治』,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44 少出充服: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45 者:原误作『也』,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46 交:原夺,据丛刊本、四库本补。

#47 内:此下丛刊本、四库本均有『有』字。

#48 畏而慎之:丛刊本、四库本均作『而畏慎之』。

#49 沸:原误作『滞』,据今本《素问□离合真邪论》改。

#50 候: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俟』。

#51 主:原误作『生』,据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改。

#52 人:原误作『入』,据『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改。丛刊本、四库本均作『阳』。

#53 闭:原误作『开』,据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改。

#54 反:原误作『及』,据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改。

#55 即: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则』。

#56 即: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则』。

#57 肺气乃绝: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作『脾气乃绝』。

#58 味过於咸,则骨气劳,短肌,气折: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作『味过於咸,大骨气劳,短气,心气抑』。

#59 苦: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作『甘』。

#60 甘: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作『苦』。

#61 央:通『殃』。丛刊本、四库本均误作『英』。

#62 如是则气骨以精: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作『如是则骨气以精』。丛刊本、四库本均作『骨气与精』。

#63 长天有命:今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作『长有天命』。

#64 而: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作『以』。

#65 邪: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作『耶』。

#66 肝:原误作『汗』,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67 留:此下丛刊本、四库本均有『也』。

#68 臣使之官: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使臣之官』。

#69 化气:今本《素问□灵兰秘典论》作『气化』。

#70 此:原误作『出』,据今本《素问□灵兰秘典论》改。

#71 则:原夺,据丛刊本、四库本及今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补。

#72 人:此下丛刊本、四库本均有『也』字。

#73 是能: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故』。

#74 存:四库本作『功』。

#75 坐:四库本作『气』。

#76 暝:四库本作『闭』。

#77 乃: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78 存:四库本作『使』。

#79 是谓:丛刊本、四库本均作『在於』。

#80 念: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捻』。

#81 讫: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无。

#82 所: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无。

#83 虽: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均无。

#84 匿:四库本作『内』。

#85 非:四库本作『形』。

#86 如有干试:四库本作『百邪不敢』。

#87 按:原误作『接』,据四库本改。

#88 且: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89 互升:疑为『互并』之误。四库本作『五升』,不妥。

#90 气:此下原衍『之』字,据丛刊本、四库本删。

#91 流:今本《素问□调经论》作『逆』。

#92 烦:此上今本《素问□调经论》有『心』字。

#93 善忘:今本《素问□调强论》作『喜忘』。

#94 阳盛则内寒,阴盛则外热:此两句於医理不协,按今本《素问□调经论》当作『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95 经遂:《素问□调经论》作『经隧』。行血气:此前按《素问□调经论》夺一『以』字。

#96 变化:此下原衍一『血』字,据今本《素问□调经论》删。

#97 气有余:今本《素问□调经论》作『志有余』。

#98 不厥:今本《素问□调经论》作『不足则厥』。

#99 湿: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温』字。

#100 生:原误作『主』,据《素问□调经论》改。

#101 饮食:此下原衍『不可』二字,据丛刊本、四库本删。

#102 阳受之:此前丛刊本、四库本均有『阴受之』三字。

#103 腑:此下丛刊本、四库本均有『也』字。

#104 咸:今本《素问□脏气法时论》作『甘』。

#105 肝病欲散,急食苦以泻之: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作『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106 咸: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作『酸』。

#107 心病欲濡:此起四句,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作『心欲奥,急食咸以面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108 脾苦湿,急食苦以渗之: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 作『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109 脾病欲缓:此起四句,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作『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110 急食咸以泄之: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作『急食苦以泄之』。

#111 肺病欲收:此起三句,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作『肺欲收,急病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112 肾苦渗:此起三句,《素问□藏气法时论》作『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胜理,致津液通气也』。

#113 肾病欲急食苦以坚之:此起三句,今本《素问□藏气法时论》作『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114 渗:疑为『燥』之误。之:丛刊本、四库本均作『也』。

#115 勿:原误作『而』,据四库本改。

#116 自:疑为『息』之误。

#117 大:原误作『太』,据四库本改。

#118 逆:丛刊本、四库本均作『极』。原本义胜。

#119 挈:疑为『痣』之误。

#120 肝风之状:此起至『其色青』八句,四库本作『肝风之状,恶风,耳鸣,嗌乾,喜悲,善怒,诊在目,其色青彻苍』。

#121 怠:原误作『急』,据今本《素问□风论》改。

#122 四肢不通:今本《素问□风论》作『四肢不欲动』。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