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笈七签

云笈七签卷之六十八

##1 几:丛刊本、四库本作『机』。

##2 冥汉:丛刊本作『冥汉』。

##3 键:原本作『捷』,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4 精:原夺,据丛刊本、四库本补。

##5 又应先作六一泥土釜内外:此句句意不通,疑『泥』下夺一『泥』字。

##6 mm:四库本作『铹铹』。

##7 隐:当为『稳』之误。丛刊本、四库本作『稳』。

##8 面:原本作『而』,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9 华:原本作『映』,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10 华丹:丛刊本、四库本作『丹华』。

##11 既:丛刊本、四库本无。

##12 以: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作『可以』。

##13 取令光明而无滓者可用:铁刊本、四库本作『取光明而无滓者』。

##14 上清高圣中黄老君洞真金玄九阴九阳真玉经:此起至段末凡三百四十三字,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5 演:四库本作『湮』。

##16 忽:四库本作『若』。

##17 然: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18 紧:丛刊本、四库本作『累』。

##19 面:原本作『而』,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20 则:丛刊本、四库本作『即』。

##21 毫分:丛刊本、四库本作『毫末』。

##22 度:原夺,据道藏本补。

##23 形成:二字原倒,据道藏本乙正。

##24 兑金则成见阴质更而含阳精:道藏本作『兑金则见阴质而更含药精』。

##25 穷真合无:道藏本作『穷真合元』。

##26 结其成质:道藏本作『结成其质』。

##27 凝石:道藏本作『凝水石』。

##28 色如紫鲫:色,原本误作『也』,据道藏本改。

##29 所: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30 阳:此下道藏本有『精』字。

##31 持明砂:疑为『特明砂』之误。《本草纲目□蓬砂》『附录』引《本草拾遗》 有『特蓬杀』。道藏本作『大鹏砂』。

##32 从阳所养:道藏本作『从阴所养』字。

##33 甚:此下道藏本有『大』字。

##34 亦:原作『赤』,据道藏本改。

##35 其:此下道藏本有『真』字。

##36 则本元是:道藏本作『则是本元也』。

##37 察纯阳火之精,精气结而成质:道藏本作『察纯阳火之精气,结而成质』。

##38 消阴化魂:按道藏本当作『消阴化魄』。

##39 察元气,辨其高下:丛刊本、四库本均无『其』字;按道藏本,『察』上有『审』 字。

##40 砂渐澄清明:道藏本作『砂渐演精明』。

##41 铜性戾:道藏本作『铜性利』。

##42 银所察西方辛阴之精,神炁而为之质:按道藏本当作『银察西方辛阴之神,结精而为之质』。

##43 性本而刚:道藏本作『性本至刚』。

##44 乃: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45 乃其本性也:道藏本作『知其本性则』。

##46 五脏之金:道藏本作『五脏之气』。

##47 汗:道藏本作『汁』。

##48 且:丛刊本、四库本作『姑』。

##49 乃:丛刊本、四库本均无。

##50 类:道藏本作『源』。

##51 反:此上道藏本有『七』字。

##52 志精:道藏本作『至精』。

##53 桮抽:道藏本作『杯抽』。

##54 反:此上道藏本有『七』字。

##55 或:道藏本作『忽』。

##56 此亦犹内外火运转感化:道藏本作『此亦独内外水火运转感化』。

##57 则:丛刊本、四库本作『斯』。

##58 造铸诀:按道藏本当作『造炉诀』。

##59 象通气:道藏本作『上下通气』。

##60 土:原误作『上』,据道藏本及丛刊本、四库本改。

##61 阴阳运足矣而丹成:道藏本同,丛刊本、四库本作『阴阳运足而丹成矣』。

##62 此六门:此下道藏本有『阴门』二字。

##63 同:按道藏本当作『周』。

##64 还从子门起火:丛刊本、四库本并在『从』后有『甲子日夜半子时於』八字。

##65 连於鼎盖之上下,五日分毫无失:此二句句意不协,按道藏本当作『连於鼎盖之上,十五两分毫无欠』。

##66 紫金:道藏本作『紫灰』。

##67 品格:道藏本作『品类』。

##68 上:通『尚』。道藏本正作『尚』。

##69 离於五神:於名意殊乖,按道藏本当作『离於五浊』。

##70 世人:按道藏本当作『世火』,『人』为『火』之误。

##71 益:此下道藏本有『炎火之内并不能烧首』一句。

##72 然乾坤不偷阳精;此起三句凡十八字,丛刊本、四库本均无。偷,道藏本作『渝』 。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