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成就二法,魔不能坏。何等二?观一切法空,不舍一切众生。须菩提!菩萨成就此二法,魔不能坏。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复有二法成就,魔不能坏。何等二?所作如所言,亦为诸佛所念。菩萨成就此二法,魔不能坏。须菩提!菩萨如是行,是诸天皆来至菩萨所,亲近、咨问、劝喻、安慰,作是言:『善男子!汝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久。善男子!汝常当行是空、无相、无作行。何以故?善男子!汝行是行,无护众生汝为作护,无依众生为作依,无救众生为作救,无究竟道众生为作究竟道,无归众生为作归,无洲众生为作洲,冥者为作明,盲者为作眼。』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十方现在无量阿僧祇诸佛在大众中说法时,自赞叹称扬是菩萨摩诃萨名姓,言:『某甲菩萨成就般若波罗蜜功德。』须菩提!如我今说法时,自称扬宝相菩萨、尸弃菩萨。复有诸菩萨摩诃萨在阿閦佛世界中行般若波罗蜜、净修梵行,我亦称扬是菩萨名姓。须菩提!亦如东方现在诸佛说法时,是中有菩萨摩诃萨净修梵行,佛亦欢喜,自称扬赞叹是菩萨;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如是。复有菩萨从初发意欲具足佛道,乃至得一切种智;诸佛说法时,亦欢喜自称扬赞叹是菩萨。何以故?是诸菩萨摩诃萨所行甚难,不断佛种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菩萨摩诃萨,诸佛说法时,自赞叹称扬?」
佛告须菩提:「阿鞞跋致菩萨,诸佛说法时,自赞叹称扬。」
须菩提言:「何等阿鞞跋致菩萨为佛所赞?」
佛言:「如阿閦佛为菩萨时所行所学,诸菩萨亦如是学;是诸阿鞞跋致菩萨,诸佛说法时,欢喜赞叹。
「复次,须菩提!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信解一切法无生,未得无生忍法;信解一切法空,未得无生忍法;信解一切法虚诳、不实、不坚固,未得无生忍法。须菩提!如是等诸菩萨摩诃萨,佛说法时,欢喜自赞叹称扬名姓。须菩提!若诸菩萨摩诃萨,诸佛说法时,欢喜自赞叹者,是菩萨灭声闻、辟支佛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诸佛说法时,欢喜自赞叹者,是菩萨当住阿鞞跋致地;住是地已,当得萨婆若。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闻是深般若波罗蜜,其心明利、不疑不悔,作是念:『是事如佛所说。』是菩萨亦当于阿閦佛及诸菩萨所广闻是般若波罗蜜,亦信解;信解已,如佛所说,当住阿鞞跋致地。如是,须菩提!但闻般若波罗蜜,得大利益,何况信解!信解已,如说住、如说行;如说住、行已,住一切种智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佛说菩萨摩诃萨如所说住、如所说行,住萨婆若;若菩萨摩诃萨无所得法,云何住萨婆若?」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诸法如中,住萨婆若。」
须菩提言:「世尊!除如更无法可得,谁住如中?住如中已,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谁住如中当说法?如尚不可得,何况住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谁住如中而说法?无有是处!」
佛告须菩提:「如汝所言:『除如,更无法,谁住如中?住如中已,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谁住如中当说法?如尚不可得,何况住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谁住如中而说法?无有是处!』」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除如,更无有法可得,谁住如中?住如中已,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谁住如中当说法?如尚不可得,何况住如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谁住如中而说法?何以故?是如生不可得、灭不可得、住异不可得;若法生、灭、住异不可得,是中谁当住如?谁当住如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谁当住如而说法?无有是处!」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所为甚难,深般若波罗蜜中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世尊!无有如中住者,亦无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亦无说法者。菩萨摩诃萨于是处心不惊、不没,不怖、不畏,不疑、不悔。」
尔时,须菩提语释提桓因:「如憍尸迦说:『菩萨摩诃萨所为甚难,是甚深法中心不惊、不没,不怖、不畏,不疑、不悔。』憍尸迦!诸法空中谁惊、谁没?谁怖、谁畏?谁疑、谁悔?」
是时,释提桓因语须菩提:「须菩提所说,但为空事,无所罣碍。譬如仰射空中,箭去无碍;须菩提说法无碍亦如是。」
【论】
释曰:
众会疑:「菩萨何因缘故得如是力,魔不能坏?」
佛答:「有二因缘故,魔不能坏:一者、观诸法空,二者、不舍一切众生。」
以日月因缘故,万物润生。但有月而无日,则万物湿坏;但有日而无月,则万物燋烂。日、月和合故,万物成熟。菩萨亦如是,有二道:一者、悲,二者、空。悲心怜愍众生,誓愿欲度;空心来则灭怜愍心。若但有怜愍心、无智慧,则心没在无众生而有众生颠倒中;若但有空心,舍怜愍度众生心,则堕断灭中。
是故佛说二事兼用,虽观一切空而不舍众生,虽怜愍众生不舍一切空。观一切法空,空亦空故不著空,是故不妨怜愍众生;观怜愍众生,亦不著众生、不取众生相,但怜愍众生,引导入空,是故虽行怜愍而不妨空。虽行空,亦不取空相故,不妨怜愍心,如日月相须。
诸神天轻贱妄语人,若菩萨不如所说行,则五种执金刚神舍离、不复守护,恶鬼得便。是人喜生恶心,恶心故则生恶业,生恶业故则堕恶道。菩萨不为诸佛所念者,则善根朽坏;如鱼子不为母念,则烂坏不生。是故言:「所作如所言,亦为诸佛所念。得此二法故,不可破坏。」
若菩萨能如是真行般若波罗蜜,魔不能坏,功德智慧增益,诸天则来亲近、咨问、安慰、劝喻,作是言:「善男子!汝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久。以是因缘故,常行空行。」
问曰:
诸天未得一切智,云何能与菩萨授记?
答曰:
诸天长寿,从过去诸佛闻如是行得记,今见菩萨有如是行故说,见因知有果故。诸天见是菩萨行三解脱门印,亦兼行慈悲心于众生,是故说言「不久作佛」。
「无守护众生汝为作守护,无归与作归」等义,如先说。
若菩萨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十方现在无量诸佛说法时,称扬赞叹是名字者,如我今称扬宝相菩萨、尸弃菩萨及阿閦佛世界中菩萨。又如十方佛说法时,称扬诸妙行菩萨。菩萨能如所说应诸法实相者,十方诸佛说法时,亦以是菩萨为譬喻,作是言:「某方某世界菩萨虽未作佛,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功德希有故。」
如大国王有大将,不惜身命,有方便能破怨敌,常为国王所称誉;菩萨亦如是,观毕竟空,不惜我身,破烦恼贼,有方便而不作证,教化众生,诸佛所称誉。
诸佛虽无著心,无分别善不善法,视诸阿罗汉、外道亦无憎爱,为利益众生故,赞叹善人,称扬善法,毁訾不善。所以者何?欲使众生依附好人,心随善法,令出世间故。
问曰:
何经中说二菩萨佛所赞叹?
答曰:
佛经无量。佛涅槃后,诸恶邪见王出,焚烧经法,破坏塔寺,害诸沙门。五百岁后,像法不净,诸阿罗汉、神通菩萨难可得见故,诸深经不尽在阎浮提,行者、受者少故,诸天龙神持去。
问曰:
如遍吉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力势菩萨、文殊尸利、弥勒菩萨等何以故不赞叹,而但称誉二菩萨?
答曰:
是二菩萨未得无生忍法而能似无生忍法行。必有此事,一切魔民所不能坏,是故佛叹希有。
复次,是二菩萨清净大愿行、深大慈悲心,不期疾作佛,为度众生故;有如是等功德,故佛称赞。
复次,遍吉、观世音菩萨等功德极大,人皆知;是二菩萨,人未知,故称扬。
阿閦佛世界菩萨皆效阿閦佛,初发心来,行清净、不杂行;生彼菩萨皆效其行,是故说阿閦佛世界菩萨,称誉其德。又如十方诸佛亦称扬诸世界上妙菩萨,亦如释迦文尼佛称扬二菩萨。
何等是?菩萨从初发意乃至十地,佛赞叹是菩萨所为甚难,能不断佛种。
此中须菩提问:「何等菩萨,佛说法时,称扬赞叹说其名字?」
问曰:
佛已先说,须菩提何以更问?
答曰:
佛初说「大菩萨」,后称说「一切菩萨,从初发意乃至十地」;是故须菩提疑问佛:「佛赞叹何等菩萨,称其名字?」
佛答:「佛虽皆爱念一切菩萨,其中有德行胜者,称扬其名字。」
何等菩萨佛所称叹?如阿閦佛初发心时,行清净行,不休不息,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等菩萨,佛所赞叹。
复次,有菩萨未得无生法忍、未入菩萨位,行般若波罗蜜力故,常思惟筹量,求诸法实相,能信解、忍,通一切法无生相、空、虚诳、不坚固。有如是等相诸菩萨摩诃萨,佛称名赞叹。虚诳、不实、不坚固者,皆是无常、苦、无我门。一切法空者,即是空门。一切法无生者,即是诸法实相,灭诸观。
复次,虚诳、不实、不坚固,即是无作解脱门;一切法空,即是空解脱门;一切法无生,即是无相解脱门。
如是等三种差别。
是人出柔顺法忍、未得无生法忍,出凡夫法、未入圣法,而能信受圣法,似得圣法人,是故希有。如佛所称誉阿鞞跋致菩萨,能断二地、得受记;是人为佛所称誉,亦如是。如是相人,虽未得无生法忍,智慧力故,为诸佛称名赞叹。
今以信根力胜故,佛亦称名赞叹。何者是?所谓:「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闻是深般若,其心明利、不疑不悔,作是念:『是事如佛所说。』」
问曰:
是菩萨已信解般若波罗蜜,何以更从阿閦佛及诸菩萨边闻?
答曰:
是人闻阿閦佛作菩萨时所行清净;是人闻已,欲效阿閦佛所行。是故佛说:「此人于是得信力、于彼得智慧力故,当住阿鞞跋致地。」是人未得无生忍法,以智慧力故,得如阿鞞跋致,为诸佛所赞;有信力故,得如阿鞞跋致,为诸佛所赞。
若但闻般若,得如是利益,何况信受、如所说行,渐住一切种智中!
须菩提问佛:「一切法空相无所得,云何菩萨住萨婆若?」
佛言:「如中住。」如者即是空。菩萨住是毕竟空中,名为住萨婆若。
此中须菩提问佛:「除如,更无法可得,谁住如中?」乃至「无有是处」,如经广说。
佛可须菩提所语,说如亦空因缘,所谓:「是如,生、灭、住异不可得,若法无三相,即是毕竟空,云何可住?若住此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说法,无有是处!」
释提桓因欲取般若一定相,闻佛共须菩提说无相亦不可得,是故白佛言:「希有!世尊!是般若甚深,是菩萨所为甚难,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是如毕竟空,除如,更无菩萨住是如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定法名为佛,说法者所度众生亦不离如,亦无拔出处涅槃,诸法常住如相故。菩萨闻是事,心不疑悔,是事为难!虽信一切法毕竟空,而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精进、不休不息,是为难。」
须菩提语帝释:「若诸法毕竟空、无所有,疑从何生?何有难事?」
帝释心欢喜,作是念:「须菩提实是乐说空法;须菩提有所解说,皆说空事。虽说色等余事,其义皆趣向空;若有难问,不能作碍,空亦空故。」
若人难空,须菩提先已破空,于有无中都无所碍;譬如仰射空中。虚空即是毕竟空,箭是须菩提智慧。所说,如箭于空无碍,势尽自堕,非为空尽;须菩提说法因缘事办故便止,非为法尽。若有人虽有利箭,射壁不能过;人虽有利智慧,邪见著有,则碍而不能通。是故须菩提说无障无碍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