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问:何因有一类山多树多草,有一类山少树少草?答:谓一类山下有龙宫,故多树草。有一类山下无龙宫,故少树草。
又复有山,土界高涌,故多树草。又复有山,多诸宝物,谓金银铜铁、赤土白土藏伏山下,故少树草。又复有山,下有各别地狱居处,故少树草。又复山下无别地狱,故多树草。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问:何因有一类树其状极大,一类不大?答:谓有地方,地界温暖、水界增涌、火界调顺、风界稳平,故树极大。谓有地方,地不温暖、水不增涌、火不调顺、风不稳平,故树不大。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问:何因有一类树其叶极大,一类不大。答:谓有树木,地界温暖、水界增涌、火界调顺、风界稳平,故树叶大。谓有树木,地不温暖、水不增涌、火不调顺、风不稳平,故叶不大。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问:何因有一类树其花茂盛,一类无花。答:谓一类树,殊妙高耸,故花茂盛。有一类树,状不殊妙,复不高耸,故彼无花。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复何因有一类树有其果实,一类无果?答:谓一类树,味界增盛,彼即有果。有一类树,味界不增,故无其果。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问:何因有一类树花有妙香,一类无香?答:有一类花,本状殊妙,不为火损,故有妙香。有一类花,本非殊妙,复为火损,故无妙香。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问:何因有一类果足其嘉味,一类无味?答:有一类果,味为火损,其果无味。有一类果,不为火损,其果有味。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余诸花果色香味等,有无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