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子

无能子,唐朝末年思想家。其姓名、籍贯、生平皆不详,只又“无能子”别号流传在世。

据传说他自少年就博学寡欲,擅长于哲学思辨,以授徒讲学为生。后来为了躲避黄巢起义战火,漂泊四海,生活艰难。光启三年(887),隐居于左辅(今陕西东南部),著成《无能子》一书。在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违反自然的同时,提倡道教的修炼,并宣扬儒家的仁义和佛教的“无心”。

《无能子》为其著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将近万言,现存34篇。有专家考证书中似乎有残缺,但又有人考证认为不仅没有残缺,而且最后四篇是明人增添,原文仅有30篇。现存版本以明正统《道藏》本最早,后又有十多种本版。王明的《无能子校注》(中华书局,1981)是目前唯一的校注本。

卷上
圣过笫一
明本笫二
析惑第三
无忧第四
质妄第五
第六(缺)
真修第七
卷中
文王说第一
首阳子说第二
老君说第三
孔子说笫四
第五(缺)
范蠡说第六
宋玉说第七
商隐说第八
严陵说第九
孙登说第十
卷下
答通问第一
答华阳子问第二
答愚中子问第三
鱼说第四
鸩说第五
答鲁问第六
第七(缺)
纪见第八
固本第十一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