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 章节目次
- 法苑珠林序
- 1 劫量篇(一)
- 2 三界篇(二)
- 3 日月篇(四)
- 4 六道篇(五-七)
- 诸天部(五)
- 人道部(五)
- 3 修罗部(五)
- 4 鬼神部(六)
- 5 畜生部(六)
- 6 地狱部(七)
- 5 千佛篇(八-一二)
- 1 七佛部(八)
- 2 因缘部(八)
- 3 种姓部(八)
- 4 降胎部(八)
- 5 出胎部(九)
- 6 侍养部(九)
- 7 占相部(九)
- 8 游学部(九)
- 9 纳妃部(一〇)
- 10 厌苦部(一〇)
- 11 出家部(一〇)
- 12 成道部(一一)
- 13 说法部(一一)
- 14 涅槃部(一二)
- 15 结集部(一二)
- 6 敬佛篇(一三-一四)
- 1 述意部
- 2 念佛部
- 3 观佛部
- 感应缘
- 东汉雒阳昼释迦像缘
- 南吴建业金像从地出缘
- 西晋吴郡石像浮江缘
- 西晋泰山七国金像瑞缘
- 东晋杨都金像出渚缘
- 东晋襄阳金像游山缘
- 东晋荆州金像远降缘
- 东晋吴兴金像出水缘
- 东晋会稽木像香瑞缘
- 东晋吴郡金像传真缘
- 东晋东掖门金像出地缘
- 东晋庐山文殊金像缘
- 元魏凉州石像山袈裟出现缘
- 北凉河南王南崖塑像缘
- 北凉沮渠丈六石像现相缘
- 宋都城文殊师利金像缘
- 宋东阳铜像从地出缘
- 宋江陵上明泽中金像缘
- 宋江陵上明泽中金像缘
- 宋荆州壁画像涂却现缘
- 宋江陵支江金像誓志缘
- 宋湘州桐楯感通作佛光缘
- 齐番禺石像遇火轻举缘
- 齐彭城金像汗出表祥缘
- 齐杨都观音金像缘
- 梁荆州优填王栴檀像缘
- 梁杨都光宅寺金像缘
- 梁高祖等身金银像缘
- 元魏定州金观音像高王经缘
- 陈重云殿并像飞入海缘
- 周晋州灵石寺石像缘
- 周宜州北山铁矿石像缘
- 周襄州岘山华严行像缘
- 隋蒋州兴皇寺焚像移缘
- 隋京师日严寺瑞石影缘
- 隋邢州沙河寺四面像缘
- 隋雍州凝观寺释迦夹纻像缘
- 唐邡州石像出山现缘
- 唐凉州山出石文有佛字缘
- 唐渝州相思寺佛迹出石缘
- 唐循州灵龛寺佛迹缘
- 唐雍州李大安金铜像感救缘
- 唐幽州渔阳县失火像不坏缘
- 唐并州童子寺大像放光现瑞缘
- 唐西京清禅寺盗金像缘
- 唐抚州及潭州行像等缘
- 唐雍州蓝田金像出石中缘
- 唐雍州鄠县金像出澧水缘
- 唐沁州山石像放光照谷缘
- 唐益州法聚寺画地藏菩萨缘
- 唐荆州瑞像图画放光缘
- 唐代州五台山像变现出声缘
- 1 弥陀部(一五)
- 2 弥勒部(一六)
- 3 普贤验
- 4 观音验
- 7 敬法篇(一七)
- 8 敬僧篇(一九)
- 9 致敬篇(二〇)
- 10 福田篇(二一)
- 11 归信篇(二一)
- 12 士女篇(二一)
- 13 入道篇(二二)
- 14 惭愧篇(二三)
- 15 奖导篇(二三)
- 16 说听篇(二三-二四)
- 17 见解篇(二五)
- 18 宿命篇(二六)
- 19 至诚篇(二七)
- 20 神异篇(二八)
- 21 感通篇(二九)
- 22 住持篇(三〇)
- 23 潜遁篇(三一)
- 24 妖怪篇(三一)
- 25 变化篇(三二)
- 26 眠梦篇(三二)
- 27 兴福篇(三三)
- 28 摄念篇(三四)
- 29 发愿篇(三四)
- 30 法服篇(三五)
- 31 然灯篇(三五)
- 32 悬幡篇(三六)
- 33 华香篇(三六)
- 34 呗赞篇(三六)
- 35 敬塔篇(三七-三八)
- 36 伽蓝篇(三九)
- 37 舍利篇(四〇)
- 38 供养篇(四一)
- 39 受请篇(四一-四二)
- 40 轮王篇(四三)
- 41 君臣篇(四四)
- 42 纳谏篇(四五)
- 43 审察篇(四五)
- 44 思慎篇(四六)
- 45 俭约篇(四六)
- 46 惩过篇(四七)
- 47 和顺篇(四七)
- 48 诫勗篇(四八)
- 49 忠孝篇(四九)
- 50 不孝篇(四九)
- 51 报恩篇(五〇)
- 52 背恩篇(五一)
- 53 善友篇(五一)
- 54 恶友篇(五一)
- 55 择交篇(五一)
- 56 眷属篇(五二)
- 57 校量篇(五二)
- 58 机辩篇(五三)
- 59 愚戆篇(五三)
- 60 诈伪篇(五四)
- 61 惰慢篇(五四)
- 62 破邪篇(五五)
- 63 富贵篇(五六)
- 64 贫贱篇(五六)
- 65 债负篇(五七)
- 66 诤讼篇(五七)
- 67 谋谤篇(五八-五九)
- 68 呪术篇(六〇-六一)
- 1 述意部
- 2 忏悔部
- 3 弥陀部
- 4 弥勒部
- 5 观音部
- 6 灭罪部
- 7 杂呪部
- 69 祭祠篇(六二)
- 70 占相篇(六二)
- 71 祈雨篇(六三)
- 1 述意部
- 2 祈祭部
- 3 降雨部
- 4 河海部
- 感应缘
- 秦时中宿县有观亭水神
- 秦时丹阳县湖侧有梅姑神
- 汉时夜郎𦟥水竺王祠有竹节神
- 汉中平年江水内有蛾含沙射人
- 汉永昌不韦县有禁水毒气
- 太山之东有澧泉饮用神灵
- 二华之山当黄河有神簰分流
- 黄帝时有赤将子舆能随风雨上下
- 神农时有赤松子是雨师能服水入火
- 汉沙门千吉能祈雨将孙策忌害见怪
- 汉沙门竺昙盖祈雨有征
- 晋沙门僧群隐山感神水饮而不饥
- 晋庐山释慧远以杖掘地感泉涌出
- 晋沙门于法兰感涸㵎涌水清流
- 晋沙门涉公能呪龙下钵中
- 晋沙门佛图澄能祈雨白龙二头见
- 晋沙门竺昙摩罗刹能呪水枯而更流
- 宋沙门求那跋陀罗能祈雨应时而降
- 齐沙门昙超有神请超祈雨有征
- 梁安国寺有瑞像放光处有泉涌
- 唐沙门空藏能祈雨甚有征应
- 唐沙门慧璿山隐无水感神请居得水
- 72 园果篇(六三)
- 73 渔猎篇(六四)
- 74 慈悲篇(六四)
- 75 放生篇(六五)
- 76 救厄篇(六五)
- 77 怨苦篇(六六-六七)
- 78 业因篇(六八)
- 79 受报篇(六九-七〇)
- 1 述意部
- 2 引证部
- 3 受胎部
- 4 中阴部
- 5 现报部
- 6 生报部
- 7 后报部
- 8 定报部
- 9 不定部
- 10 善报部
- 11 恶报部(七〇)
- 12 住处部
- 1 七识住处
- 2 九众生居住处
- 3 二十五有住处
- 4 四十二居止住处
- 感应缘
- 汉元始年有女生儿两头两颈
- 汉光和年有女生儿两头肩有四臂
- 汉建兴年有女产二女相向腹心合胸
- 周烈王之年有女产二龙
- 汉时有女生蛇
- 周哀公之年有女生四十子又有生三十子
- 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马生人
- 昭王二十年有牝马生子
- 汉文帝时有马生角
- 汉绥和二年有牝马生驹三足
- 秦文王五年有献五足牛
- 汉景帝六年有献牛足出背上
- 晋大兴元年有牛生子两头八足两尾
- 汉绥和二年有燕生雀
- 魏黄初中有鹰生燕口爪俱赤
- 汉时有臣窦婴灌夫田蚡因恨谋死现报
- 晋大将军王敦枉害刀玄亮现报
- 晋有御史石密枉奏杀典客现报
- 晋大司马桓温枉害著作郎殷涓现报
- 秦姚苌以枉害符永固苌受现报
- 秦李雄从叔寿枉害李期现报
- 宋有翟铜乌枉害同县人张超现报
- 宋有张裨为隣人烧死隣人受现报
- 宋有吕庆祖为奴教子枉害奴受现报
- 唐贞观年中有杜通达枉害众僧受现报
- 唐贞观年内有邢文宗枉害众僧受现报
- 80 罪福篇(七一)
- 81 欲盖篇(七一)
- 82 四生篇(七二)
- 83 十使篇(七二)
- 84 十恶篇(七三-七九)
- 1 述意部(七三)
- 2 业因部(七三)
- 3 果报部(七三)
- 4 杀生部(七三)
- 5 偷盗部(七四)
- 6 邪婬部(七五)
- 7 妄语部(七五)
- 8 恶口部(七六)
- 9 两舌部(七六)
- 10 绮语部(七六)
- 11 悭贪部(七七)
- 12 瞋恚部(七八)
- 13 邪见部(七九)
- 85 六度篇(八〇-八五)
- 86 忏悔篇(八六)
- 87 受戒篇(八七-八九)
- 88 破戒篇(九〇)
- 89 受斋篇(九一)
- 90 破斋篇(九一)
- 91 赏罚篇(九一)
- 92 利害篇(九二)
- 93 酒肉篇(九三-九四)
- 94 秽浊篇(九四)
- 95 病苦篇(九五)
- 96 舍身篇(九六)
- 97 送终篇(九七)
- 1 述意部
- 2 舍命部
- 3 遣送部
- 4 受生部
- 感应缘
- 汉哀帝有女孕未生二月儿啼腹中
- 汉平帝时有牧女春死棺殓六日出棺
- 汉建安中李妖死十四日复生
- 汉陈留史姁临死遗嘱有征
- 汉冯贵人亡死将百岁贼发冢颜色如故
- 汉灵帝时辽西人见辽水中浮棺内人语云是伯夷之弟孤竹君也
- 汉北海营陵有道人能令人与已死人相见
- 汉武帝时幸李夫人后卒哀帝见之帐中
- 汉时杜嘏家葬而婢误不得出经十年开冢而婢尚生
- 汉洛阳沙门达多发墓得生人死来十二年
- 晋唐遵暴死经夕见有灵征可验
- 晋沙门诃罗竭存亡皆有灵征神异难测
- 晋沙门竺法慧存亡亦有灵神化难测
- 宋沙门慧远有弟子名黄迁存亡有验
- 宋时有一人忘其姓寝起魂复在被中眠
- 宋时有儿将死远方魂归报父母
- 隋沙门释玄景存亡亦有征祥可验
- 唐居士裴则男暴死而稣说冥道可验
- 唐崔轨卒后于妻家请立灵
- 98 法灭篇(九八)
- 99 杂要篇(九九)
- 100 传记篇(一〇〇)
- 卷目次